当前位置: > 学习路上 >
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芒

  2019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当前,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匮乏问题仍很突出,难以适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民族复兴,既是当代青年责无旁贷的大使命,也是建功立业的大舞台。既做国家发展的见证者、受益者,更做民族复兴的参与者、推动者,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去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去脱贫攻坚一线,“奔跑”的岗位或许没有“舞台”那样耀眼,“追梦”的方式也没有“摘金夺银”那样显赫,但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就应该响应国家号召,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一批批身处海外的科学家、学子,满怀豪情回到祖国。山川气度、云水襟怀,坚守戈壁隐姓埋名,白手起家建起国防工业基础;支边垦荒、三线建设,无数知识青年苦干实干,扛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改革开放时期,钟扬在青藏高原跋涉16个春秋,用自己的艰辛和智慧,留下创造美好未来的4000万颗种子;李保国在太行山扶贫35个年头,用自己的汗水和知识,造就千百群众的福祉,他们把青春汗水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哪里有祖国需要,哪里就是青年“开疆拓土”的战场。

  “对我而言,我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大地之子”黄大年的铮铮誓言。2009年4月,时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的刘财,把国家“千人计划”有关材料试探性地发送给远在英伦的黄大年。听到母校的召唤,海外赤子的一颗心,被彻底激活。2009年12月24日,长春大雪,一架民航班机缓缓降落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18年的英伦生活,黄大年“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李四光们的归来,是奔向“新中国”;黄大年们的回国,是践行中国梦。中国梦里不仅仅只有黄大年,更应该有我们千千万万的有志青年。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少不了各行各业的人才。“在祖国万里长空翱翔”这“万里长空”不仅仅是北上广深,也是贫困山乡。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闯关夺隘,在基层治理第一线躬身实践,这也是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同心同向该有模样。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需要青春的力量。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担当的青春最幸福。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一群年轻人的回信中说的那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这,才是青春的正道。(李 群)


扫描关注梅州共青团微信

粤公网安备 441402020000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