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新时代梅州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梅州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总抓手,举全市之力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梅州贡献。
《方案》提出从十方面、三十六项举措推动新时代梅州高质量发展。其中,全力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方面,实施产业引领、基础支撑、改革赋能、开放合作、民生改善、政策保障“六大”工程,推动一批重大事项、重大项目纳入国家部委和省年度工作要点,加快构建融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赣闽粤原中央苏区“融湾入海”重要支点和服务国内大循环节点城市。
持续有效扩大内需,加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方面,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优化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创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按照“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要求,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高效顺畅的现代物流体系,培育壮大商贸流通行业市场主体,加快公共型农产品冷链骨干网建设。
坚持制造业当家,强化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方面,建设现代化产业集群,对接融入省20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打造先进材料千亿产业集群和一批百亿级产业;打造高水平产业发展平台,高标准谋划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规划建设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培育壮大一批优质企业群,深化“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项培育工程,发展壮大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加强优质产业项目招引共建,建立完善市县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机制,落实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方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支持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攻关,争取省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事一议”项目,强化科技创新的教育和人才支撑。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方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健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打好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落实《梅州市全面对标广州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锻造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方面,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坚持“精准画像”,支持各县(市、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区域协同联动,落实省市纵向帮扶和市际横向帮扶协作,完善探索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推动绿色发展,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方面,推进绿美梅州生态建设,深入实施“八大工程”,持续优化林分、改善林相,扩大绿量、提高绿质、增强绿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新一轮污染物协同减排;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强化民生保障服务,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方面,聚焦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增加高品质精神文化供给,加强革命遗址、纪念设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挖客家文化内涵,打造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岭南气派、梅州风情的客家文艺精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开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转向“人群全覆盖”。
统筹发展和安全,守住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底线方面,坚守粮食安全底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完善数字电网、油气管网和能源产供储销体系;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严防房地产、金融、财政等重点领域风险叠加共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梅州、法治梅州。
强化组织保障方面,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推动新时代梅州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将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办项目,纳入纪检监察专责监督和巡察监督重点内容,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比学赶超、争先创优,形成合力推动梅州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方案》指出,到2027年,全市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绿美梅州生态建设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到2035年,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成效,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加快形成,美丽梅州基本建成,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记者 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