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我市围绕“红色思政+客家+N”思路构建“课堂+活动”等模式 加快推进校园思政教育

  “一把手”带头讲思政、“课堂+活动”模式的红色思政课被写进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表、结合客家文化和苏区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思政+客家+N”研学模式……近年来,我市思政课不断创新“打开方式”,通过深耕本地文化特色,有机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平安校园工作加快推进校园思政教育,依托“红色思政+客家+N”的思路,构建“课堂+活动”模式,把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中小学生思政教育教学全过程。

  高站位推进

  领导校长走上讲台

  “我们学习党史、国史,就是要弄清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近期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走进嘉应学院、广东梅县东山中学,落实“一把手”带头讲思政,为师生上了一场场生动鲜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秋季开学以来,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纷纷登上三尺讲台,为学生们讲授了“中华情·中国梦”“我们都是护旗手”“心系家国,力学笃行”等主题思政课。目前,全市715所中小学校(含职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讲授思政课已达1056课时。

  多形式开展

  突出“一校一特色”

  “妈妈,老师今天教我们剪花了,送给你。”市民李燕妮就读于市直属机关幼儿园的女儿放学刚进家门,就给她送来了一份“礼物”,那是女儿在课堂上刚学的剪纸作品。

  据了解,除了剪纸课程外,市直属机关幼儿园还开设了游泳课、攀岩课、饲养课、钢琴课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兴趣课。“幼儿的大脑发育尚处于初级阶段,我们的课程设置融入了动手操作的内容,让孩子们在动手中培养逻辑思维和基础世界观。”该园副园长谢春说。

  大中小幼有效衔接,“一校一特色”讲思政。市直属机关幼儿园着重多元化课堂、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创新开展“闪闪红星故事会”、市学艺中学成立知行德育团、广东梅县东山中学不定期举行“东山大讲堂”、嘉应学院医学院建设具有红医文化特质的教育阵地……我市不少学校以创新型课程为切入点,突出“一校一特色”,开发了“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座谈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校本课程、特色课程和德育活动,让立德树人建设工程的触角延伸至校园内外每个角落。

  “我市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均开设循序渐进的思政课,不同年龄段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逐渐形成一体化培养链条,有助于让思政教育串联起整个育人过程。”市教育局德安科相关负责人说,我市还注重学校行政班子、共青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推动全市思政课上新水平。

  搭平台实践

  研学模式浸润情怀

  2020年10月,叶剑英纪念园等39家单位被评定为首批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这为进一步推进我市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场所基础。

  “我市目前正在推进‘红色思政+教育+N’特色研学品牌课程,早前在结合梅州客家和苏区红色资源特色的基础上,确定了9条研学实践经典路线,为助推研学实践活动的全面铺开做足了准备。”市教育局德安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已将中小学生参加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纳入学年计划和学期计划,以“新时代的红色基因传承”为德育内容,将讲好客家红色苏区故事、新时代客家英模事迹贯穿研学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浸润思想品德。

  目前,这种“课堂+活动”的教育形式已被写入我市各大中小学课程表。我市各大中小学通过结合“小课堂”和“大社会”,链接社会教育资源,搭建多样化平台,实现学生们在课堂上收获理论知识,在活动中理解理论知识,育人于教,寓教于乐。(记者 林婉萍 通 讯 员 冯 伟)


扫描关注梅州共青团微信

粤公网安备 44140202000022号